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,生活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匆忙而单调。电影,这种本应带给我们片刻宁静与欢愉的东西,仿佛也被这股潮流所吞噬。每年的暑期档,总是满载着种种盲目的热闹,仿佛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新一轮的“现象级”爆款。然而,真正能让人心潮澎湃的影片,又有多少呢?我们从中挑选的,是否只是那些名人阵容、豪华宣传下的“商业化快餐”?答案或许已显而易见。
暑期的电影市场,今年与往年略有不同。尽管没有出现如往常那般的“爆款”大片,电影的数量倒是前所未有的庞大。众多影片如星星般亮眼地悬挂在观众眼前,眼花缭乱,不知该选择哪一部才能得偿所愿。悬疑、喜剧、励志、历史,甚至动漫,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。电影爱好者们或许能在这片浩瀚的电影海洋中,任意选择一艘航船。但随着大作的增多,质量的参差不齐也随之暴露,几部明星力作的票房表现,亦未必如预期那般辉煌。
展开剩余80%比如,凭借着几部大制作电影的强力冲击,大鹏导演的《长安的荔枝》领跑了暑期档,突破两亿票房,稳坐暑期电影票房榜的头把交椅。紧随其后的《罗小黑战记2》,也以势如破竹的态势,突破亿票房,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。可看过几部大电影的观众不禁要问了:明明如此众多的影片涌入市场,为什么能脱颖而出的,偏偏是这两部?
然而,这个市场的复杂性并不止于此。那些以知名导演、演员阵容为卖点的影片,反而暴露出不少问题。《戏台》,由陈佩斯执导的喜剧片,在点映阶段便提前开场,尽管一度饱受关注,可最终票房惨淡,仅以几千万的收入收场,恐怕连制作成本都无法覆盖。再看《花漾少女少人事件》,张子枫与马伊琍的合作,结果也同样不如人意,票房徘徊在千万上下。这些片子,原本以为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和精心的宣传手段,能为它们赢得广泛关注,但事实却狠狠打了观众的脸。
然而,最令人大跌眼镜的,还是姜文导演的《你行!你上!》。姜文,这个在影坛屡次带给我们惊艳的名字,在这部作品中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锋芒。电影讲述了郎国任和儿子朗朗的故事,马丽饰演的母亲角色本应是其中的亮点之一。然而,这个角色的塑造,却让人大感失望。原本,观众对马丽的期待并不低。与沈腾搭档时的默契配合和无厘头的搞笑表演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而此次,马丽脱离了沈腾的庇护,独挑大梁,结果却让人感觉索然无味,甚至有些“尬”。
马丽的演技,似乎陷入了某种怪圈。她依旧是那副标志性的短发造型,依旧是那种机械化的笑容与动作,却少了曾经的灵动与自然。在《你行!你上!》这部影片中,东北话的强行加入,虽然在某些外地观众中引起了短暂的新鲜感,却在真正的东北人眼中,显得格外生硬和做作。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,马丽饰演的母亲角色,几乎成了影片的“工具人”,形象单薄且不真实。甚至在与姜文的对手戏中,马丽所展现出的表现,远不如大家的预期,甚至显得格外尴尬。
说到这里,或许许多人会想到:这真的只是马丽一个人的问题吗?我倒是觉得,所谓的“烂片”,往往是名人效应的双刃剑。表面上,片方和宣传团队竭力营造出来的豪华阵容和无限的商业价值,往往让观众产生了过高的期待。而一旦影片上映,观众发现,这些强大的外壳和空洞的内容之间的巨大反差,才是导致口碑崩盘的根本原因。
看着这些影片的种种不足,我不禁有些感慨。影片就像是人生,名气和虚荣,固然能让你一时风光,但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内涵和真诚的创作,最终不过是空中楼阁。马丽的失败或许不仅仅是个人演技的滑坡,更是整个电影产业在浮躁与商业化冲击下的缩影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一无是处。我们依然有希望,依然可以从这片浮躁的市场中找回真挚的创作与灵魂。对于马丽而言,也许她需要放下那些庸俗的外壳,重新找回自己内心的声音。就像人生一样,真正的突破,往往源自于从根本上改变自己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我相信,她一定能够以新的姿态,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。
至于我们这些观众,或许也该以更加冷静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商业电影。毕竟,在这浩瀚如海的影像世界里,总会有那么一些作品,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深思。而那些未曾如愿的影片,便成了我们看待娱乐产业的警醒:名人效应能引来关注,却不一定能留住观众的心。
祝愿每一位电影创作者都能保持初心,给我们带来更多有深度、有温度的作品;也愿我们每个观众都能在这纷杂的市场中,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。
发布于:山西省配资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