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这两天谁家老板最让人“眼红”,不吹牛地讲,还轮不到互联网上那些“画饼专业户”——而是河南那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点“亲和力加大码气场”的企业:胖东来。
一条社交平台的“神仙公司”旅行晒图直冲热搜头版,光明正大地把公司安排员工免费去日本玩一趟的计划放了出来,不光如此,据说还要分批去新加坡、欧洲,不带一点含糊。
这年头有些领导发张早饭图都能吸粉,而胖东来直接让员工“看世界”,网友把羡慕的眼睛都快给盯穿了。
说真的,一开始看到这新闻,像我这样的打工人第一反应往往是:假的吧,谁家老板真把员工当亲人养?这年头不是“你不996,有人等着干你工作”才是传统艺能吗?结果没成想,媒体实锤——胖东来这一波,全员环球旅行,真不是搞流量,是真安排,真买账。相关负责人员都拍着胸脯保证:不光高管有份,基层小伙伴妥妥在名单里,飞机票、住宿、签证,统统兜底,一个都不落下。
说到这里,就要好好唠唠这个“反人类”操作了。以前咱们说企业福利,大多是看看饭卡充值、体检折扣、年终奖折合两个苹果手机算不错了,头部大厂加个“下午茶”都能上个话题。可是胖东来也太“离谱”了,什么委屈奖、不开心假,清洁工月薪比不少白领都高,年假动辄上百天?关键是这些不是喊喊口号啊,是实打实落实到工资条、排班表上的。接着还延伸出免费出国游,这妥妥不能叫造梦,这应该属于“人上人”套餐升级版。
你以为这只是个别部门运气好?没这回事!据门店客服说明,人家按业务分批走,最后“带走”的可能就是楼下扫地大妈,不论职务,只问归属。你翻遍互联网论坛、脉脉八卦、知乎问答,基本没有人说自己不是亲历者,却能模拟出这么大规模的福利风暴,是不是有点反常识?也难怪旁观群众一边咬牙一边调侃,“兄弟,别晒了,咱公司团建还得补班笑哭”。
这就引发了一个天大的问号:怎么就人家的老板行,自己老板就不行呢?国内很多企业其实早已把“合理苛待”员工当成生存本领,都压着地板线给福利,甚至还美其名曰“行业惯例”。然而,胖东来这波,生生把天花板顶出了新高度,直接给了所有喊口号的公司一记耳光。“你看看人家!对员工好,不但企业活得好,还成了香饽饽。”这事搁谁心里不打鼓?
甚至微博底下一大堆网友直接求职留言:“公司还招人吗?我啥也不会,但是日本游能分我一杯羹不?”看似玩笑,可谁又不是在现实生活里,被动地羡慕着别人的“剧本”?说到底,咱们当代职场的魔幻现实,是有人累死在格子间还有道德绑架,有人出国见世面顺手长了见识。两个世界,一张网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饭香。
当然,网络上明着祝福也有人提出疑问。有声音说,咱国内好地方不去,非要过洋海,一不留神还要被“戳脊梁骨”,是不是作秀大于实质?更有意思的是,质疑声往往被“体验派”和“受益派”直接反杀——啥叫格局?让员工见识见识,不非得围着锅台转。事实就摆在那儿,公司有能力就敢让员工飞出去,把新鲜经验带回来,你换着别的公司能干吗?
实话讲,争议归争议,这一波更多人是羡慕嫉妒外加一点水土不服。设想一下啊,你早高峰在地铁里被人挤成烤肉串,刷个短视频,发现有人家老板安排环球旅行、拍下寿司店、打卡富士山——你说这落差,不酸才怪!可见大家其实不是有意见,而是心底里承认,这才是自己理想的样子。
话再说回来,胖东来奇葩在哪儿?不是光给福利那点事儿,而是一碗水端平。往常那些“高待遇”公司,大多先肥管理层,基层拿点边角料安慰奖就不错了。可人家社会实验式地整起“全员一视同仁”,尝试打破层级壁垒。也许这才是真正令人服气的地方:说得硬气,做得更让人信服。不分圈层、不搞双标,员工才叫归属感。你说,这种氛围搁谁心里不得嘀咕一句“以后跳槽看胖东来”。
与此同时,有人不禁想,这出国游有啥隐形福利呢?仔细想想,不只是见世面。“走出去”,学点别人先进的服务理念、新鲜的管理模式,再反哺到自家企业流程里,能不能带来点创新突破?你还别说,这比空喊“学习型组织”或者“企业文化宣讲”管用多了。体验和感受到的东西,一定比念报告有用得多。毕竟谁能拒绝和风日丽的异国行、顺带带回点心得体会?
当然了,也不能把胖东来捧得过于完美。大家心里清楚,每家企业都有人知人晓的隐形账单。你说真有天堂级职场吗?还真未必。但人家总愿意持续刷新大众对“职场好公司”的认知,有这种魄力和行动力,已经赢了大部分只会说“我们制度健全”的同行一大截。
你又会问,“真像网络盛传那般美好吗”?我觉得啊,羡慕归羡慕,咱们也要保有一份清醒:如果人人都想去胖东来,说明别家实在太不给力。不可否认,这事容易被嘲“炒作”,但对比那些只会炒短线、发空头支票的公司,胖东来这种“实锤式作秀”反而成了行业范本。你看,这年头咱打工人不怕公司天天开会,怕就怕虚情假意。真正的好企业,从来不怕你拿放大镜看细节。
有句扎心的话很实在:有的人给了你4000工资本觉得挺多,但看到人家清洁工拿9000还带环球旅行,那股自卑感是瞬间铺天盖地的。你说,究竟是什么在妨碍更多企业给员工更好待遇呢?无非是老板不舍得、市场有惯性、同行竞争选“低配版”管理方案罢了。可实践证明,有胆有识的公司活得也不赖,而且网上一大波“求职投简历”的眼馋,未必真是段子。
绕了一圈回头看,“井底之蛙”这个形容词,老板随口说出,员工却实地丈量世界。咱们大多数的职场环境里,有多少人连走出楼下都是奢望?这才是最大的落差。你说咱天天讨论员工忠诚度,可没人问问:公司对员工忠诚过吗?你善待员工,员工就愿意陪你走得更远。这个道理,看似老掉牙,但谁愿意真做,谁就能分到一杯羹。
归根结底,职场生态慢慢地变,就是靠一家公司又一家公司、一个小创新再一个小创新,把行业基准线拉高一点点。胖东来“环球旅行式出圈”,表面看员工在朋友圈晒风景,实际是公司品牌和管理哲学同步飞升。不论你羡慕也好,酸涩也罢,有一点不争:职场人值得这种被尊重的时刻。
你说以后还有啥比这更能“卷”同行的吗?还真难说。但就现在来说,这确是一场现实版“别人家的公司”,谁不盼着有朝一日能被安排一趟环球见世面?
在评论区留下你的“神仙公司”梦吧——你愿意为哪个公司打工到退休?欢迎唠唠,毕竟“投简历在手,环球旅行我有”,骗谁呢?还不是都等着老板抬头看看“胖东来”仨字——寻思着今年团建能不能上个档次!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配资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