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情况下,人一天仅漏出极少量的蛋白质,尿总蛋白通常在150mg以内。
当尿里持续出现蛋白质增多,提示肾脏受损。持续性增多,时间超过3个月,可诊断为慢性肾病。(青少年需排除直立性蛋白尿)
今天跟随肾上线一起来了解,能最早发现尿蛋白超标的一个化验---尿白蛋白肌酐比(uACR,也叫肌酐比),它能比尿常规更敏感、更及时地发现肾脏受损的蛛丝马迹!
尿白蛋白肌酐比值>30?
千万别忽视!
持续性蛋白尿,不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特征,也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。
许多人得,就是因为早期仅有蛋白尿的时候没有不适症状,有些人可能就算做了尿检,也不知道化验单怎么看,结果忽视了管理尿蛋白的重要性,白白错过了黄金干预期。
蛋白尿有肾毒性,在蛋白质大量漏出肾脏的过程中,会伤害肾小球的滤过屏障,以及引起肾小管萎缩和纤维化。不加以控制,部分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、、尿毒症。
而蛋白尿的成分中,主要成分就是白蛋白。
尿蛋白=白蛋白+其他蛋白
通过化验尿白蛋白是否有异常,可以及时捕捉到肾脏受损,早发现更能有效预防尿毒症的发生!
尿白蛋白肌酐比,是反映尿白蛋白敏感性高,同时又很实用的一个检查,通常建议收集晨尿进行化验。
特别早期的一些肾病患者,仅有非常轻微的尿白蛋白异常,这时候尿常规还查不出来异常,而尿白蛋白肌酐比却能捕捉到。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度怀疑肾病的患者,我们不仅要查尿常规,还要查尿白蛋白肌酐比。
这位患者就是ACR超标一点,而尿常规正常,如果只查尿常规就漏诊了▽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正常应该<30mg/g,如果尿白蛋白肌酐比持续大于30mg/g提示肾脏受损,后续需要持续观察,有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干预。
注意这里强调了“持续性”,正常人也可以偶尔出现尿白蛋白肌酐比大于30mg/g的情况,但区别在于正常人是一过性的,不持续,过段时间复查几次又正常了,这种不属于肾病范畴。
另外,肾友尿蛋白水平并不是发现时就是最高水平,后续随着病情的变化,还会有新的变化,肾友更要重视持续监测的重要性。
根据肾友们尿白蛋白肌酐比具体数值不同,肾脏危险程度不同,因此处理措施也不同。
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具体值
怎么看?
大家可以收藏这张图。
尿白蛋白肌酐比<30mg/g,为正常;
尿白蛋白肌酐比30-300mg/g之间,为轻微异常。这类患者肾衰竭风险较正常者轻微升高,需长期观察,其中部分患者(如糖尿病肾友)还需用药干预(具体遵医嘱)
尿白蛋白肌酐比>300mg/g,为显著异常,这类患者肾衰竭风险显著升高,需用药干预
注:如果是mg/mmol的单位,结果需×8.8才是mg/g,如ACR 3.4mg/mmol×8.8≈30mg/g
接下来我们用实际数值,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体会。
对应的尿毒症危险程度到底多高?
2024年KDIGO指南,对估算(eGFR,如果肾友们不知道自己是多少,先点击→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器)和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及10种常见并发症的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变量调整分析。
对于尿毒症相关风险,汇总了57个队列研究,总计2500余万参与者。
结果显示(对应文字和图表一起看):
CKD1期的肾友(即肾小球滤过率>90mL/min/1.73㎡):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30~299 mg/g的患者,发生尿毒症的风险,是白蛋白正常患者的4.3倍。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300~999 mg/g的患者,发生尿毒症的风险,是白蛋白正常患者的12倍。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1000+ mg/g的患者,发生尿毒症的风险,是白蛋白正常患者的43倍。
CKD2期的肾友(即肾小球滤过率60-90mL/min/1.73㎡):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30~299 mg/g的患者,发生尿毒症的风险,是1期尿白蛋白正常患者的10倍。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300~999 mg/g的患者,发生尿毒症的风险,是1期尿白蛋白正常患者的27倍。
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1000+ mg/g的患者,发生尿毒症的风险,是1期尿白蛋白正常患者的85倍。
以此类推,具体风险已经展示在表1中。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越高,肾功能越差,对应的尿毒症风险越高。
可以看到CKD4期,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1000+ mg/g的患者,尿毒症风险甚至飙升1253倍。
不仅是肾衰竭,全因死亡率,以及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、中风等肾病并发症的风险也有类似的趋势。尿白蛋白肌酐比越高,死亡风险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也越大。
因此,对于肾友们来说,我们需要把尿白蛋白水平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,这是预防尿毒症和其他肾病并发症的有力措施!
如何对付蛋白尿?
生活调养+遵医嘱用药
有些进展危险性比较大的肾病患者,医生会建议在尿蛋白肌酐比30-300mg/g之间就开始用药干预(具体用药时机因人而异)。
而尿白蛋白肌酐比(ACR)>300mg/g,尿毒症风险更加飙升,这个白蛋白水平大约相当于24小时尿蛋白定量>500mg(0.5g),因此,更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和正规用药把尿蛋白降下来。
如果你的尿蛋白还没有达标,那么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你降低尿蛋白!
1)
遵医嘱坚持使用必要的降尿蛋白药物
RAS阻断剂(普利/沙坦),格列净类,非奈利酮,安立生坦,羟氯喹,激素(泼尼松、泼尼松龙、甲泼尼龙),免疫抑制剂(如吗替麦考酚酯、来氟米特、硫唑嘌呤、环磷酰胺等)、以及新药耐赋康等,都是降低尿蛋白的常用药。
对于这些药物要不要用、何时用、用多久都因人而异,与医生沟通。传统药物效果不佳的肾友,还可以加入适合的新药临床试验。
2)
控制血压
血压升高,尿蛋白更不好控制。应将血压降到130/80mmHg以内,能耐受的话120/70mmHg可能更佳,尤其是收缩压(高压)控制不佳的话对肾脏影响更显著。
3)
少吃盐,降蛋白的效果堪比药物
盐摄入量对尿蛋白影响很大,逐步减少吃盐的量(包括盐、各种调味料以及加工食品中的盐等),对控制尿蛋白非常有帮助。
4)
不要误认为生活方式不重要
合理运动锻炼增强体质、肥胖者减轻体重、戒烟、睡好觉,都有利于控制尿蛋白。
5)
尽可能少感染
感冒、扁桃体炎、胃肠炎、尿路感染、毛囊炎、智齿炎、肛周脓肿、妇科炎症等炎症,应积极防治,它们也会影响尿蛋白。
当然,除了肾上线叮嘱大家要积极控制好尿蛋白,此外一个人的基因、血压达标情况、是否经常使用肾毒性药物或毒物、是否频繁感染、饮食管理、生活方式健康与否这些方方面面也都会对肾功能衰退速度产生影响。
我们肾友要做的就是改变能改变的,做好能做的,一起加油!
参考文献:
1.KDIGO 2024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.
2.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临床管理指南(2025年版).
点开下方图片,可关注、查看、搜索肾上线所有历史文章☟☟
配资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