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(陈丹青近照)
2021年6月,著名画家陈丹青创作的油画《西藏组画·牧羊人》,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上,拍出了1.61亿元的天价,轰动一时。
陈丹青是绘画天才,1978年被中央美术学院特招,他创作的《进军西藏》《西藏组画》《康巴汉子》《泪水洒满丰收田》《朝圣》《进城系列》等作品,引起海内外的关注。
陈丹青的妻子黄素宁比他大3岁,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创作的《青藏线上传喜讯》等画作,颇受欢迎。
黄素宁是陈丹青生命中的贵人,两人如何相识相爱?这对画家夫妻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围城风景?
陈丹青名利双收,可大龄女儿的个人问题,成了他的烦心事……
农村插队时,他为500个骨灰盒画青松、丹顶鹤图片
(陈丹青与母亲)
陈丹青祖籍广东台山,1953年8月11日出生于上海,下面有个弟弟叫陈丹心。
陈丹青的爷爷陈砥中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第7期,担任过第四军的政治部主任。
陈丹青的父亲陈兆炽是上海税务局工会的宣传干部,母亲喜欢美术。
家庭熏陶下,陈丹青自小痴迷绘画。1957年,陈丹青的父母都被划为右派,家被抄了两次,家里为他买的画册和学习资料全被抄走了。
图片
(少年陈丹青)
陈丹青小学时,在区少年宫美术组学绘画。由于他是右派的儿子,被美术组除名了,小小年纪的陈丹青就有了烦恼。
那时陈丹青的父亲被安排扫马路,有一次他在马路上捡了一张扑克牌,牌的背面是俄国画家哈拉莫夫创作的《意大利女孩》,这是俄罗斯名画。
父亲将扑克牌交给陈丹青,让他临摹《意大利女孩》。陈丹青一直在家临摹10年,潜移默化中,很多绘画技巧他融会贯通了。
图片
图片
阿列克谢·阿列克谢耶维奇·哈拉莫夫(1840–1925)
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,父母受到冲击,被下放到上海崇明县农村劳动,陈丹青成了黑五类。
1969年,陈丹青初中毕业后,被下放到江西赣南宁都县农村插队。这里没有通电,晚上点的是煤油灯,一日三餐有两顿要喝米粥。
艰苦的生活环境,并没有泯灭陈丹青对绘画的热爱,农闲时他白天画素描、画画,晚上在煤油灯下读世界名著。
由于营养不良,加上过度劳累,1972年陈丹青患上了肝炎,被迫回上海养病。病好后,他又坐火车转汽车,继续回农村插队。
1973年,陈丹青为中篇小说《闪闪的红星》画了几幅插图,投给江西人民出版社。出版社的领导认为陈丹青是难得的美术人才,将他借调到出版社的连环画学习班画插图。
图片
图片
(陈丹青早年连环画作品)
短短一年时间,陈丹青为出版社画了《边防线上》和《飞雪迎春》两本连环画,还为长篇小说《青石堡》画了多幅插图。
刚开始,出版社每月给陈丹青开20元工资,后增加到24元,他一下子觉得自己是有钱人了。
1974年初,有人向相关部门举报,说陈丹青是“黑五类”。上级主管部门给出版社施压:为什么要重用一个“黑五类”?
出版社只得将陈丹青辞退了,但出版社的领导不忍埋没人才,将陈丹青推荐到井冈山油画创作学习班搞创作。
图片
(早年陈丹青)
期间,陈丹青创作的《老将和小将》《我持长虹跨大桥》两幅油画,在江西美展上展出时,让人刮目相看。
不巧的是,美展尚未结束,这两幅画被人偷走了,油画创作班再次将陈丹青辞退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陈丹青只得回到江西宁都县农村插队。由于陈丹青借调在外近两年时间,他原来住的茅屋被生产队当成了仓库,他以前做饭的土灶也被拆除了。
陈丹青找生产队长交涉,对方认为他不务正业,不安心农业生产,不愿意给他安排住房。陈丹青只得挤进两个知青的房间,晚上打地铺。
图片
(陈丹青早年速写作品)
陈丹青一直想离开宁都县农村,去江苏或浙江插队,因为那里离上海近。
1975年3月,在朋友的推荐下,陈丹青来到南京艺术学院找陈老师,想请他找人安排自己到江苏农村插队。
陈老师看了陈丹青的画作,认为他是难得的绘画人才,想安排他搞创作。但陈老师没有社会关系,便让学生黄素宁帮助陈丹青。
黄素宁1950年出生于山东烟台,比陈丹青大3岁,她的父亲黄振东是南京军区的副参谋长,黄素宁属高干子弟。
图片
(黄素宁的母校)
黄素宁是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的学生,也欣赏陈丹青的才华,有意帮他。
黄素宁向南京军区文工团推荐陈丹青当美工,但文工团领导认为陈丹青出身不好,不愿意接收他。
陈丹青便再次向黄素宁提要求:你能不能帮忙让我来江苏农村插队?我在江西宁都县农村插队,连间住房都没有。
黄素宁又忙开了,马上去找在南京郊区江浦县插队的妹妹黄晓秋,让她帮忙让陈丹青去江浦县插队。
图片
(黄素宁创作的年画作品《宝宝周岁图》)
在黄晓秋的帮助下,江浦县知青办同意接收陈丹青,他被安排到石桥公社寺脚大队插队。
刚好大队开办了一个骨灰盒厂,需要一个美工,厂长便让陈丹青往骨灰盒上画青松、仙鹤。
陈丹青上午在地里干农活,下午去骨灰盒厂画画。半年多时间,陈丹青足足为500个骨灰盒画画。
黄素宁的男友在车祸中离世,陈丹青冲破阻力与她结婚1976年春,石桥公社将陈丹青调到公社文化站当站长,他有独立的住房和工作室了,可以安心作画。
图片
陈丹青(右)与圈内好友杨飞云
而就在1976年4月,黄素宁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了,与男朋友陈涛一起申请去西藏工作。陈涛是南京大学物理系的,两人大学期间相识相爱。
得知黄素宁有了男朋友,陈丹青内心怅然若失。这时知青陆续开始返城了,经常有单位来农村招工。
当时南京第一商业局要招一名橱窗美工,陈丹青将招工表都填了。负责招工的领导信誓旦旦地对他说:你这样的人才不能被埋没,你就在这里等消息。
然而半个月过去了,陈丹青迟迟没有等来通知。他坐车去南京第一商业局询问,对方给予的答复是:你是上海的,我们要招南京籍的知青。
图片
(陈丹青早年速写作品)
陈丹青急火攻心,加上淋了雨,在南京病倒了。他没钱住招待所,便躺在江苏人民出版社过道的长椅上过夜,想到生活的艰难,陈丹青眼里涌满泪水。
陈丹青在长椅上躺了一夜,便在黄素宁妹妹的帮助下,回到了石桥公社文化站。
黄素宁与男友于1976年5月23日到达拉萨,她被分配在自治区美展办工作,陈涛去那曲筹建电视台。
与陈涛一起援藏的,有个女同学叫李海龙,她是南京工学院的,一直爱慕陈涛。
图片
黄素宁创作的《支援解放军途中》(作于1979年)
6月12日,陈涛与李海龙坐车去那曲,结果与一辆卡车相撞,陈涛和李海龙当场身亡。
送别男友,黄素宁大病了一场,一直在医院躺了一个星期。
黄素宁出院后,被组织上安排将单位选送的画作送到北京参展。领导还交给黄素宁一个任务,让她去江苏借调几位画家,来西藏开办一个油画创作班。
黄素宁觉得陈丹青才华出众,将他和南京艺术学院的两个美术老师一起请了过去。
图片
(陈丹青与黄素宁)
在拉萨期间,陈丹青经常去郊外写生,黄素宁陪在他身边。两人在黑河的时候,遭遇到暴风雪的困扰,他俩靠带的一袋面疙瘩支撑了一天一夜,后来被解救回拉萨。
陈丹青在拉萨开办油画创作班时,创作出了名作《泪水洒满丰收田》,黄素宁决定将这幅作品送到北京参加全国美展。
1977年春天,陈丹青离开拉萨回到江苏,依然在石桥公社文化站工作。陈丹青想去城里从事文化创作,可没有机会。
不久喜讯传来,陈丹青创作的《泪水洒满丰收田》,在第一届全国美展上展出后,受到圈内外的一致好评,陈丹青一鸣惊人。
图片
(陈丹青《泪水洒满丰收田》)
黄素宁第一时间写信告诉陈丹青喜讯,陈丹青流泪了。想到一路走来,黄素宁对他的无私帮助,陈丹青已在心里爱上了她。
于是陈丹青在信里向黄素宁求爱,她接受了。
黄素宁是一个孝顺的女儿,她将自己与陈丹青的恋情告诉了父母。哪知父母坚决反对,尤其是黄父,觉得陈丹青与女儿的差距太大,在信里要求女儿与他分手。
出国又回国,画作被拍出天价,为女儿的个人问题操心图片
(陈丹青与朋友合影)
黄素宁外柔内刚,在爱情问题上与父母较起了劲。1977年4月,陈丹青创作的画作《泪水洒满丰收田》被中央美院的老师编入了教材,陈丹青闻名全国。
随后,江苏省江浦县文化馆将陈丹青调去当实习美工。他上班伊始,黄素宁从拉萨回来找陈丹青,准备与他联手创作一幅名为《进军西藏》的油画,参加纪念建军50周年油画展览。
再次见到黄素宁,陈丹青心事重重,他不想让黄素宁承受重压,提出分手。
黄素宁告诉他:我是不会与你分手的,我能坚持,希望你也能坚持。黄素宁的坚强感染了陈丹青,他决定今生非黄素宁不娶。
图片
(陈丹青、黄素宁《进军西藏》)
两个人经过一个月的创作,油画《进军西藏》诞生了。江苏省一共向美展推荐了80多幅油画作品,只有《进军西藏》和另外两幅作品选上了。
喜讯刚传来,黄素宁就因患甲状腺瘤病倒了,必须在医院接受手术。
父母将黄素宁送到北京动手术,陈丹青想随同前往,但黄家父母不同意。
图片
上天有意要成全这对年轻人。黄素宁刚到北京,陈丹青受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邀请,创作《周恩来在天津》的连环画,让他去北京开会。
于是陈丹青在医院里陪伴黄素宁接受了手术,并照顾她。两人坚贞不渝的爱情,终于感动了黄家父母,他们接纳了陈丹青。
黄素宁身体痊愈后,依然回拉萨工作,陈丹青在县文化馆当创作员。
1978年,陈丹青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。他英语考了0分,但专业成绩是满分,中央美术学院破格将他录取了。
图片
1978年10月,陈丹青与黄素宁在北京结婚了。1979年,陈丹青与黄素宁的独生女儿在北京降生了。
1980年,陈丹青从中央美院毕业,被留校任教。
1982年,陈丹青带着妻女移居美国纽约。其实黄素宁并不赞成出国,但陈丹青想去国外看看,开阔自己的视野。
图片
陈丹青(左)与朋友在美国街头
在美国,没有人认识陈丹青,他画画卖,一张卖10美元。他还给一些孩子做家教。生活最困难的时候,陈丹青连花12美元理个发都舍不得。
陈丹青还在美国办过画展,但反响平平。
1983年,陈丹青在纽约遇见著名画家木心,两人一见如故。木心1927年出生于浙江,是著名的国画、水墨画大师,他创作的《浦东月色》《渔村》《舞蹈者》《朝霞》等作品,在国际上都有着巨大影响力。
图片
陈丹青(左)与木心
陈丹青拜木心为师,师徒俩结伴去罗马、巴黎等地观摩世界名画。陈丹青在美国生活了18年,于2000年带着妻子回国,女儿留在美国上学。
回国后,陈丹青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。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,一个女生英语差一分落榜,陈丹青从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,为她抱不平。
陈丹青觉得,这个女孩应作为特长生招进来,但学校没有采纳他的意见。
图片
于是陈丹青从清华大学辞职了,成了一名自由画家。此后他作画、开画展,写散文、杂文,相继出版了《退步集》《荒废集》等散文集。
2020年6月,陈丹青的画作《西藏组画·牧羊人》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会上,拍出了1.61亿元的天价,陈丹青也成了富豪画家。
不少画家成名后都离婚了,但陈丹青与黄素宁的婚姻始终很稳定。妻子是陈丹青生命中的贵人,他一直善待黄素宁,痴爱妻子,尊重妻子。
图片
(黄素宁)
图片
陈丹青(左三)与女儿(左一)及圈内好友照片
陈丹青有名有钱,一举一动都是新闻。然而晚年的他也有烦心事,他的独生女儿在美国生活,今年已经46岁了,仍然未婚单身。
家有大龄未婚女儿,陈丹青和黄素宁都不淡定。他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能够尽快找到意中人,尽快结婚做妈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